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本幫忙寫推薦序的書!
書中述說一個焦頭爛額的企業負責人,想要賣掉自己的公司,然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寶貝公司在別人的眼中一文不值,然後在一個前輩的建議下,慢慢把公司的經營模式及狀態調整成沒有創辦人在也可以好好運作並且獲利的好公司,最後順利賣出公司開始過著夢想中的退休生活。我的推薦文是這樣的:
『我想這是一本想要創業者、即將創業者、以及正在創業者一定要看看的一本書。』
通常一個新手創業者,包括我自己,都是過份樂觀,或是太過夢想化的人,想著自己的想法一定會被眾人所接受,推出的產品服務一定會大受歡迎,然後公司賺大錢,到美國上市,從此自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但是現實往往不是這樣!!!
產品開發的時程比想像中久,客戶沒有一開始就喜歡你的東西,訂單並沒有如雪片般飛來,而公司每天開門都要支付薪水房租水電,慢慢的你一開始準備的資金不那麼足夠了,於是你願意忍痛釋出部份的股權給外部的投資人,你開始洽談金主、洽談天使、洽談創投,他們要你準備營運計畫書、準備未來三到五年的財務預估,要你預測未來的市場變化,有時候甚至是未來十年的現金流量……。
最後,你耗盡心力準備了他們要的毎一份計畫與文件,但是終究,你還是沒有拿到那筆資金,因為他們評估到最後,你的公司不值得投資……..
會不會一開始的出發的思考點就是錯的?
會不會一開始你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建立出一個對別人來說有價值的公司?
“賣的掉的才是好公司” 裡頭所描述市場與環境或許跟台灣的情況不盡相同,不過泰德教導亞力的17個觀念,都是很值得創業者去思考的點,可以幫助創業者,換一個角度去想想,如果你是準備要投資或是準備要買下這家公司的人,你會在乎甚麼? 你會考慮什麼? 你願意出多少價格來購買這家公司?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彷彿跟著亞力經歷著整個過程,跟著檢視公司的核心價值,跟著專注在一種業務,跟著學習泰德的思考模式,跟著面對過程中的各項問題,並且隨著亞力的公司的脫胎換骨而雀躍,最後順利達到亞力許下的目標價格售出公司而感到滿足。這真是可以振奮創業者的一堂課!
而這其中,泰德所提的第一招 “不要包山包海,要做專門生意”尤其讓我認同,因為這是許多創業者難以割捨的痛。六年前午餐王剛剛上了軌道的時候,網站一開始的成長曲線其實頗為不錯,但是那時候心太大,也太天真,竟同時投入了不少時間與資源去開設實體通路。回頭想想,當時的自己根本沒有本錢跟資源同時兩邊打仗,雖說兩邊或有相互拉抬的功能,但是兩種業務的核心價值差異頗大。如果那時候可以更加專注於網站上,也許會有不同的結局?
這一兩個月,我經常想起這本書中的內容。
身邊有許多正在創業的朋友,當然還有自己,如果用這些方式去檢視自己本來認為理所當然的商業模式,會不會其實是有問題的?
其中最有趣的一個點是,我們賣的到底是服務還是商品?
有一個朋友自己就是一個接案的公司,很厲害,一個人就可以獨立完成一個網站,從攝影到美編到程式設計到架站全部一手包辦。但是,一個人接案案量總是有限,每一次每一個客戶的需求都相當不同,每一次都要從零開始,也非常辛苦。這似乎就是書中很典型的”服務”,如果要轉型成賣商品,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我正在想,如果有想出來,下次告訴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