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為什麼消費者算的成本跟鬍鬚張算的不太一樣?

上個禮拜 鬍鬚張因為漲價事件引起一些紛擾

最後董事長出來道歉  並將價格調整回去  這次的媒體事件才算落幕

爽報針對  鬍鬚張的問題在於  提出了他的看法

而我則想要聊聊為什麼消費者算的成本跟鬍鬚張算的成本不太一樣呢?


我發現

消費者常常只會看到商品表面上的成本

一碗飯再加上一些滷肉 再加上一些配菜

才幾塊錢

但是鬍鬚張竟然要賣多少多少錢

或是拿其他家也有賣滷肉飯的店家來超級比一比

別人的滷肉飯也沒有比較小碗 為什麼不需要賣那麼貴?


當自己也只是一個消費者的時候

我也常常會這樣想

所以覺得這些業者一定都賺翻了

但是這些年來 接觸餐飲業多了  我想我真是想要好好來講幾句話


1. 很多錢其實是房東賺走了

我覺得 當房東真的是一件太爽的事情了

餐飲業者每天大滴汗小滴汗的賣便當賣飲料一個客人賺個幾塊

但是房東只需要每個月去看存摺裡頭的錢匯進來了沒有

所以其實每一個人點的每一份餐裡頭  都還有你看不到的店租成本

這是一般消費者感受不到卻實際上要付出的成本


2. 直營連鎖店其實是需要管理成本的

如果你開的是一家店 自己是校長兼撞鐘

所有的人事費用都是直接隸屬於店內營運的

那麼消費者可能可以看到

但是如果這是一家連鎖店 比如說有三四十家店的鬍鬚張

總部有董事長 有總經理 有副總 有負責營運的 有負責行銷的 有負責物流送貨的 有中央廚房的

因此整個成本結構上就不僅僅是單純單一店面內的人事成本

這又是一個一般消費者感受不到卻實際上要付出的成本


或許你會覺得

連鎖店挾著大量採購的優勢

應該有原物料食材成本的優勢啊~

是的!

這個我相信是有的

但是一個連鎖店相較之下在很多其他地方如 POS系統 CI 招牌 行銷活動等等的支出

真的要遠過於原物料食材可以降低的幅度

一隻豬可以有排骨是固定的  一隻雞也只有兩條腿

若不是有問題的豬或雞   再怎麼樣大量也無法便宜到哪裡去


我其實很希望台灣可以有更多可以走向國際市場的餐飲品牌

但是很可惜的台灣雖然號稱有最多的加盟品牌

但是大部分的都是只是授權一個牌子 只負責裝修與出原物料的加盟連鎖總部

而沒有很多真正自己獨立直營餐飲連鎖通路的品牌

國內的財團還是喜歡從國外代理品牌進來賺台灣人的錢

相對卻很少有把台灣的餐飲品牌帶出台灣以外的財團



我夢想著未來有一天

台灣的排骨飯或是滷肉飯

可以像吉野家的丼飯一樣賣到全世界









2 則留言:

  1. 如果你覺得外面的便當貴,那你大可自己煮~街上賣的東西為什麼這麼貴,因為可以那個位置吃到剛煮好的食物,貴的其實是時間與地點~

    回覆刪除
  2. 我是認為鬍鬚張的主管階級需要多補充一點心理學知識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