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創業筆記>我的火鍋大王夢(2)~ 從零開始








(我現在的辦公室)






當我們還擁有的時候

其實我們無法真正的體會 

當失去原本擁有的東西之後  會是甚麼感覺


三十歲的我

擁有的並不多

有一個穩定的女朋友  有一間爸媽幫忙付了頭期款 我只要每個月自己繳貸款的房子

除了房貸沒有其他負債

然後  還有滿腔不知天高地厚的熱情  覺得自己一定可以改變這個世界的某個模樣

所以  當我跟事務所主管提出辭呈  要開始自己的事業時

說實話 心裡是有一條退路的  大不了兩年後失敗  再回來這個地方就是了

所以那時候的自己對於離職創業這件事情   心理的壓力是比較小的

雖然免不了要跟家人朋友解釋  但是自己的心裡很篤定  這就是我要做的事

不讓我去試試   我會死不瞑目


而在去年過年前 還有一年多就要滿 四十歲的我

擁有的變多了

有老婆  有兩個才剛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女兒  有房貸 有車貸 有保險 有原本已經習慣的生活水平

公司不敢說很成功  但是好歹是共同創辦人  公司也有一定的規模

在集團底下出去談事情人家多少會賣面子

看到名片上營運長的抬頭   有時候人家也自然會客氣尊敬你起來

因為擁有的變多了   我的尾巴也變長了   膽子也變小了

要放棄現在擁有的這一切

心裡其實是很忐忑不安的

如果現在離開  然後又失敗了   屆時已經40歲的我  想去的公司會不會根本連我的履歷都不看

就直接因為我的年齡把我刷掉了呢?


但是我很清楚的知道

那不是我  

也不是十年前離開事務所時   所想像中的 我自己十年後的樣子

雖然覺得有點對不起一起工作的所有夥伴  對不起對我很好的老闆

我還是離開了那個自己共同參與創辦的公司

往自己的下一個夢想前進


有過去的夥伴問過我: 你真的可以放下現在要做甚麼事底下都有一群人可以幫你

                                      然後要從零開始  從一個人開始  去開一家小店嗎?

也有朋友來到我的店  看到我在廚房裡洗菜切菜 張羅出餐  問我會不會太委屈?


不過我自己倒是一直到有一天我在店的最後面 我的小辦公室內加班時

突然意會到

一年前的自己   其實是很幸福的

有正式的辦公桌   有打掃的阿姨會來吸地板 幫我倒垃圾

冰箱裡有免費的飲料  電燈壞了有人修   薪水有人發   帳有人做

而現在

除了白天要拖地洗馬桶倒垃圾拖地澆花 煮湯底 洗菜 切菜 買菜

要補壁癌 刷油漆 換燈泡 要出餐收桌子洗碗等等以外

關上店門之後  我還要結帳排班表算薪水記帳點貨叫貨拍照想菜單想行銷文案印點餐單.......

我的macair放在之前汰換下來的咖啡桌上

我坐的椅子是平常不用的時候可以摺起來放的折疊椅

我突然有一種很奇特的感覺

也不是悲傷也不是難過也不是後悔

原來

這就是從零開始的感覺啊~~

真的是有好大的落差啊~~

這就是我自己選擇的路啊~~~


在我倉庫裡的辦公室

我留下了這一張照片

我的火鍋大王夢    就從這裡    展開序幕~~~~(待續......)

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創業筆記>我的午餐大王夢番外篇~為什麼線上外送平台做不起來(3)完結篇

前面兩篇提到線上外送平台做不起來的原因有

1. 線上外送平台運作所需的成本 與餐飲業者或消費者願意付出的成本  有相當的差距

2. 線上外送平台所提供的服務對於一家實體餐飲店來說 

   並沒有非用不可的絕對性 也沒有解決很重要的問題 

   也就是說 有不一定很好 沒有也沒差


而最後一個我認為線上外送平台做不起來的原因是

3.一個Two mass營運模式的平台 要達到的所需的經濟規模 其必須付出的資源超過我的想像
   特別是線上外送平台需要線下工作的比例過重  peaktime太集中
   其難度更高 所需資源更多

在離開17Life時

我跟自己說  短期內我不會再做平台

以一個想要個人創業的網路平台來說

同時要打兩端的戰線 其所需的資源根本不是幾個沒有背景沒有資源的個人可以做的

如果沒有足夠的消費者  店家參與的意願就不高

如果沒有足夠的店家  消費者來的意願也就會不高

建置一個平台  基本上要有10個店家跟要有1000個店家 其所需投入的研發成本差不了多少

所以平台其實很難先小小做 然後再慢慢擴大

而且尤其在台灣這樣的市場

市場天花板相對低

要做到相當的程度才可能獲利 但是就算做到了 他離天花板也不遠了

也因此要吸引創投之類的資金也困難

這兩者之間形成一種矛盾

過去午餐王在找資金的時候

就遇過這樣的問題

你要有大陸計畫 我才會想要投你 但是你又要先證明在台灣可以獲利 我才會真正投你

不過我就是因為需要資金才能夠擴大規模到可獲利狀態 我才會找上創投啊~~

也因此  最後我們並沒有找到創投願意投資午餐王

站在創投的立場 我可以理解 這就是我面對的市場現況~~~


當然

不同的平台所需的資源也不太一樣 不應該一概而論

對於線上外送平台來說 特別有三個大問題

一是線下活動占資源比重過高  因為需要有很多業務 一家一家拜訪

辛辛苦苦談下一家店 完成所有的上架程序 卻不一定賣的好

甚至有些店把跟我們的合作視為死馬當活馬醫

上架沒多久就倒了 也形成資源的耗費


二是商店端的資訊化程度太低

像是pchome商店街這樣的平台 商店端的人自己上架 自己在網路上接單 自己回應客服

但是線上外送的餐飲商店 大多數不在線上

因此我們的聯繫透過傳真 透過電話 這些都是成本

但又因為消費者端在線上  我們同時也需要負起線上客服的責任


三是線上外送訂午餐的時效要求很高 訂單又過於集中在同一時段

訂餐往往有時效的問題 尤其是上班族的午餐

如果我訂12:00要到 但是你12:30才到 訂餐秘書早就被罵翻了 因為午休時間已經要過了

pchome的24小時到貨受到很多好評 也具體的讓pchome購物中心轉虧為贏

有時候明明知道他比較貴 但是因為一個快 我還是願意在上面買

但是線上訂餐拼的往往是1小時 甚至30分鐘到貨

80%的訂單集中在同一個時段 餐點太早做好會冷掉 太晚做會來不及外送

送餐到辦公大樓可能來付錢取貨的晚了10分鐘 那麼後面的所有訂單就全部延遲10分鐘

對於系統來說

也都必須以最高訂餐時段的負載作為考量

午餐王做活動時最高一天可以接800多張訂單

我們配置了 64線的傳真 才能夠所有瞬間湧入的訂單都在30分鐘內透過傳真傳送給店家

所以

業務與客服成本的居高不下   配送時效與過度集中的peaktime

也都讓線上外送平台成功的可能性變得更低~~


不過

我始終相信世界一直在改變

因為有著夢想 因為有執著

所以會不斷地去嘗試 去找方法 去找突破點 去改變現在的世界

我依然相信

網路帶給人們的改變  會是更生活化的

我也相信未來有一天

我想像中的區域生活網一定會出現

所有的食衣住行育樂  所有的實體商店  都會有一個分身在虛擬網路上

透過科技  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還是要重複一次

我做不起來並不代表別人做不起來

現在做不起來也不代表未來做不起來

我只是一個嘗試過努力過經歷過這一些事情的人

就個人的觀點提出小小的見解與看法 供大家思考與討論

我的午餐大王夢這個系列就到此結束了

謝謝大家這段時間的收看哦~~~  (本系列全部播映完畢)





下期預告:

2012年12月31日  我在中和所開的賣小火鍋的店~~鄉村廚房正式對外營業

說是賣小火鍋  其實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開始   實際踏入餐飲業的一個開始  

讓我有一個廚房 可以做很多實驗 可以嘗試

也許未來會賣其他的東西  所以也沒有取甚麼鄉村小火鍋之類的名字

我想要讓進來的客人  就像來到我家一樣  只是位子多了一些

想要盡量少用商用的器具  給人家一樣的感覺

不過 

近三個月來  遇到很多的問題 很多的困難

基本上  我是一個餐飲業的門外漢

看了很多  也曾經做過  

但是離我應該要懂得的程度  其實還很遠

不過正如我常講的  舊世界的霸主總是有舊有模式的思維

也許就是不太懂得舊世界規則的我   有機會做出一些不太一樣的東西

但是也很可能  那些被大家視為規則的  就是傳承下來的智慧   就是不可顛覆的鐵則

過去跟大家分享的  就是過去的事情了  所以可以稍稍有條理的去整理

而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的 我的火鍋大王夢

完全是一個進行式的狀態

我也不知道未來會如何    就是跟各位看倌分享我當下的心境與想法

也許過了兩天  又不一樣了

有興趣的  就繼續收看吧~~~

可以先去回顧一下開店第一天寫的    我的火鍋大王夢(1)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創業筆記>我的午餐大王夢番外篇~為什麼線上外送平台做不起來(2)


就算店家願意支付合理的%給線上外送平台  一切問題就解決了嗎?

當然不是!!

因為這個商業模式的問題其實不只是收費結構的問題而已,還有~~

2. 平台所提供的服務對於一家實體餐飲店來說 

   並沒有非用不可的絕對性 也沒有解決很重要的問題 

   也就是說 有不一定很好 沒有也沒差 

在我們洽談餐飲店的過程中,有幾種店是幾乎無法洽談成功的

a. 生意已經很好的店(我自己的單都忙不過來了 你給我的單還要抽成 免了吧!)

b. 生意還可以 但沒有野心 很怕麻煩的店(我穩穩的做就好了 還要弄傳真要接單 太麻煩)

c. 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 ...........


而一個店家之所以願意跟線上外送平台合作 基本上不出兩個誘因

1. 平台實際轉訂單給店家 也就是實際的營業額

2. 平台幫店家做了免費的廣告宣傳

但是

就算是線上銷售業績最好的店 平台銷售的業績也頂多只能占該店全部業績的10%

因此  就算沒有這10% 店家也活的好好的

活不下去的店家 也不會因為這10%的訂單而起死回生

所以

平台所提供的服務 對於這些實體店家來說

根本上來說是一種錦上添花的服務

生意本來就很好 東西本來就好吃 他可以多做一些生意 但是沒有跟平台合作也不會活不下去

生意本來就很差 東西本來就難吃 加入平台可能會多拉一些沒吃過的消費者 但是一吃就離去

平台跟店家的連結度無法很深

所以也無法發展出很深刻的核心價值


美國的第三大外送披薩Papa John's

是三大外送披薩裏最早開始開發網路訂購系統的

他們花了五年透過網路賣出10億美金的pizza

然後只花了兩年賣出第二個10億美金的pizza

他們改良了原本透過電話接單的一些缺點  實際上讓網路接單更有效率 

也能夠提供一些本來的電話接單所無法提供的服務

所以 發展網路訂購接單的八年後(2008)  透過網路訂購的訂單已經占全部營收的40%

所以 網路線上接單已經不再是可有可無的服務 

而是公司成長中很重要的核心能力


對於整個餐飲業的流程來說

從接單> 生產> 配送> 收款 

只是轉訂單給店家這件事  無法形成核心的競爭力

也因此只能成為店家一種可有可無的服務...........


BUT,........

九把刀說人生最厲害的就是這個BUT

對消費者來說

尤其是對那些每天要幫公司很多人訂便當訂飲料的人來說

平台的確解決了他們很多問題  節省了很多時間 

也因此

即使午餐王已經沒有更新沒有新商店上架兩年多後

每天還是有數十張訂單在集單

消費者利用平台自己建立商店 利用平台來詢問公司其他同事要訂購的項目

然後再透過最傳統的方式-打電話  去完成訂購程序


所以

我其實還是相信這個模式的未來的

其實消費者還是想要也需要這樣方便的集單與訂購平台

只是 這種two mass的商業模式 少了一方 就無法成功

因此

在我的想像中

如果是一家原生於網路的餐飲店

或是來自網路上的訂單占了80%以上的一家餐飲外送店

如果平台跟店家的接合點不僅只是轉訂單過去而已

而是能夠發展出更為深刻 甚至改變流程的核心能力與價值

很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我期望未來

不論是我或是誰

可以讓這個想法成真~~~(待續....)



ps:

有時候我會想  在網路時代來臨的過程中 

舊有世界的霸主擁有最多的資源 照理說應該也很有機會成為新世界的霸主 

但是結果卻經常不是這樣

所以現在 台灣網路上賣書賣最好的是 博客來  賣衣服賣最好的是lativ

舊有世界的霸主

始終有著過去成功所附加的包袱

對於是否投注資源在新的服務上 也總是會有更多考量 腳步也會更慢

所以先發展網路訂購的是本來在美國排第三的Papa John's

而不是PizzaHot or Dominos

因此

我將會一直期待新的網路餐飲霸主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