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一直在創業中
所以有時候也會遇到別的人來詢問我關於創業或募資的問題
而在那個時候
我會變成一個投資者的角色
我會期望你知道你要做的這件事情
市場有多大 毛利有多高 競爭者有多強 進入門檻高或低 投資報酬率是多少 回本期間要多久
那時候
對於一個項目來說 投資者是可以很冷靜客觀的 去思考這是不是一個值得投資的項目
如果我是一個專業的投資人
不投這個項目 我可以投別的項目
你的投報率有10% 如果另一個項目有15% 其他條件相同 沒道理我要投你的項目
所以 如果一個創業家換一個角度想 其實是不難理解為什麼你的投資者想的會跟你不一樣
但是
如果自己是創業家 會選擇一個題目
往往是因為某天不小心被雷打到
或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原因
導致於你對這個題目特別有興趣與熱忱
有時候甚至傾家盪產也在所不惜
你肯定是好像看到了一個很大的市場 或是你認為有很多需要這個服務或產品
可是 很有可能你沒做過的事情 甚至是這個市場也沒人成功過的東西
是很難去計算那些 一般投資人想要了解的數據的
所以
你拿出excel 風風火火的做出了5~10年的營運計畫
看著預算計劃書上每年的盈餘不斷的暴增 心理充滿了喜悅
不過
其實 說實話大部分的東西都是來自於自己美好的想像
如果你的創業 不是只是很簡單的去複製一個已經被證實的商業模式
比如說你堂哥在某地開了一家飲料店 賺錢 然後你換一個地方開第二家
那麼當然你可以有很多具體的數據可以去支持與估算
如果你的創業
是想要去做一個市場上並沒有完全相同的模式的服務或產品
那你就必須有承擔更多不確定性風險的準備
你需要時間與資金去摸索 去調整 去嘗試 然後才有那麼一點點可能
去找出另一條
會賺錢可擴大的商業模式
所以 很多時候 在你開始創業的時候你其實沒有那麼多精準的數據來支持你
你只是憑著一股熱忱 一直往前衝 也許成功 或許失敗
這時候我們可能會說 就是為了夢想勇敢前進吧!!
坦白說
有的時候 很慚愧
有人會問我說 你不是學會計的嗎? 應該什麼都算的好好的
不論是營業額 毛利率 現金流量或是營運資金等等
應該都要算的出來
是的
計算的方式我知道 如果是考試我一定可以答出來
但是現實的商業行為中
有很多東西 我沒有實際去跑過 我不知道一開始的預設值是否正確?
每一家店 每一個公司 模式與規模 服務與產品 都不盡相同
從零開始的過程中
總是有許許多多需要調整的地方
會造成需要去調整預設的數字
我並不是想要去辯解些什麼
只是想把這樣的不同觀點與體會
提出來跟大家聊聊~~
認同!
回覆刪除有些事情真的沒有實際跑過
不知道花費會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