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創業筆記>我的早餐大王夢(10)番外篇

一直覺得

如果我的失敗 能夠給自己 給別人一些思考的空間與機會

那就應該會是值得的

或者說  我希望那樣的失敗還能夠有一點點剩餘價值

在未來的自己或是別人的人生中

發揮一點點小小的作用


也因此

在講完了故事之後

現在的我回頭去看七八年前的我自己  還有那時候開的店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我希望我的 Peter's House二代店可以不要再犯相同的錯誤

也希望目前正在從事類似事情的人可以多多思考這些問題


1. 產品

那個時候的我  很天真的以為產品並不那麼樣的重要

我的理論是這樣的

小時候的阿婆柑仔店  賣黑松沙士 賣蝦味先  賣孔雀餅乾 賣可口可樂

但是後來被7-11所取代

7-11 也賣黑松沙士 也賣蝦味先  也賣孔雀餅乾 也賣可口可樂

所以只要通路改變  人們做選擇的方式也會改變

產品雖然不是說不重要  但是沒那麼重要

我不知道那時候的我腦袋是裝了醬糊還是怎樣

怎麼會如此輕忽產品?

而且

我現在所定義的產品

並不僅僅是所謂的好不好吃

而是很廣義的在講人們進來你的店  花了錢  買到的他所認為他買到的一切東西

所以如果在餐飲業  他買的不只是吃進肚子裡的那個東西

美味儘管是見仁見智   但是必須要是大部份人都認可的美味

價格也影響到性價比   同時還有環境 還有地點  還有交通 還有被服務的感覺

還有  我必須要不斷的強調毛利的重要性

賣一個東西如果所有的消費者都覺得它物超所值   不買會後悔一輩子

那很可能是你的成本算錯了

你很可能是賣得越多賠得越多

或是營業額必須要高到你無法想像的地步你才可以靠大量的周轉率獲利

大家都說餐飲的門檻低

因為大家每天都在吃  也都以為懂得吃

都覺得這一碗成本才多少  要賣我這個價錢  老闆肯定靴翻了

也經常抱持著這樣的想法進入這個產業

但是經營下去後才發現有許多成本與費用你沒看到  你也沒感覺到

但是實際發生的時候  你才發現你的心正在流血


2. 人事

餐飲業看似門檻低  所以充斥著大量的工讀生

只要經過簡單的訓練就可以上手

但是

人不是機器

不是可以用生產線的方式來做餐飲服務

快速流動的人事變動狀況中  要維持一定的產品與服務品質是很困難的

說實話我開店前從來不覺得這是問題

我們看麥當勞肯德基不都做得不錯?

但是你要知道這些品牌都是經過多少的歲月與淬煉才磨出這些SOP

還有那一種企業的文化

那都不是剛剛開店湊了一間店的人就可以馬上有的

所以當一家新店要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殺出

要打敗在當地已經經營多年的老店

原則上若沒有很特別的核心價值與特色

是很難的   如果每天都在訓練新人   文化就無法形成

提供的服務就無法升級  就只能停留在比價格拼毛利的階層中奮力掙札


3. 現金流

那個時候的我

很像是買股票喜歡向下攤平的新手

看著一直下跌的股票  忘了所有書上寫的  不要死抓著要沉的船不放

反而把手上的現金ㄠ下去想要攤平成本

然後祈禱老天  讓局勢瞬間反轉


明明長安店已經在虧錢了

如果那時候可以放慢腳步  好好的先設法把長安店經營起來

有了正向的現金流

我想股東也不會怪我沒有在一年內開出七家店

但是我卻沒有放心思在長安店  反而急急的開出南京店

一旦結果不如預期  我馬上陷入現金流的困境

買一台機器可能要10 萬  但是三個月後變成中古的要賣掉  只剩3萬

我讓自己走在一步也不能犯錯的懸崖邊

把自己逼到沒有退路

然後變成壯士斷腕

但是斷了腕  就算沒死  也是元氣大傷


因此  現在我了解了  在創業的一開始  一定要用最節省的方式

去求取利益的最大化

在還沒有找到獲利的方程式之前  不要急著擴張

盲目的擴張並不會扭轉局勢   反而會加速你往死亡線更加前進一步

-------------------------------------------------------------------------------------------

我不是甚麼成功人士

我也無法證明我上面說的是對的

只是

這些年來我總是不斷的回想

如果當時的哪一個決策做了調整與改變

會不會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我說了

我其實一直沒有放棄我開店的夢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我也知道做餐飲很辛苦

但是我覺得我就是很想要去證明些甚麼

很想要   很想要

每次看到路上的店

或是後來午餐王 17Life 遇過那麼多的店

我都在想  成功為什麼成功? 失敗為什麼失敗?

成功與失敗的界線  其實都有原因的!!

這些年來  我不斷在腦海中模擬各種可能的情況

如果再做一次  我會怎麼做?

所以

如果我的創業人生必需要畫下一個句點

那麼在那個句點之前的最後一次機會

我會留給Peter's House

也許已經不是咖啡早餐店了  也許也不會只有一種型態的店

但是Peter's House對我來說是一個brand

一個集團的代名詞

我認真的期望有一天

重出江湖!   再戰一回!!







3 則留言:

  1. 您好 您的故事對我有很大的啟發 我把轉貼連結在我的小小站上
    http://goo.gl/ZSyF7 如果您覺得不妥 向您致歉並馬上移除

    您的創業故事就像一場大冒險 很精彩 很希望您的新事業能夠成功~~
    祝福您~~

    回覆刪除
  2. 原來,我的遭遇頓悟不是唯一,竟然有人能描述如此貼切鮮活在文字,有興趣可相互切磋原因答案:")

    回覆刪除
  3. 你好,我現在在規劃我的"早午餐大王夢",我希望透過早餐品項的優化,再加入早午餐品項,以連鎖方向進行。很誠摯希望您以過來人的身份給我一些建議,謝謝您。
    1、店鋪裝潢:以省錢但一定要有特色的裝潢,讓消費者可以來吃午餐的環境,不會像是在早餐店吃午餐,要達到有那樣份圍才可以。
    2、產品部份:找出本身特色,除了口味好吃外,例外麵包自行烘焙,肉片自製,減少用半成品。
    請教您,中和店關店的原因是什麼呢?長安店關店的原因除人事外有其他的原因嗎?南京店又為何那麼快關店那?
    簡單的說,定位一:我想開一間專賣漢堡、三明治、早午餐的早餐店,但特色裝潢讓人來吃早午餐也很ok。定位二:我想開一間早午餐店,但是會有一些特色平價的早餐提供給早餐時段的人,全天後提供早午餐。
    非常感謝您,也祝福您。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