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創業筆記>我的早餐大王夢(7)


(前情提要:Peter's House 南京店即將開幕,但卻也在此時關閉了中和店,
                   南京店是否可以肩負轉虧為盈的重任呢?)


最最原始的Peter's House的構想

其實是沒有座位的外帶外送專門店

像很多小小的必勝客與達美樂一樣

但是長安店早餐的人潮過後

中午會選擇漢堡三明治的人很少

因此早餐時段過後的營業額一直拉不起來

也因此

南京店做了一些調整  開始也賣中餐

一般咖啡店都賣簡餐類或義大利麵類的商品

我打算出奇招

於是我在我的咖啡店裡  賣花蓮一品香的餛飩麵

於是

早上賣早餐   中午賣餛飩  下午賣咖啡

南京店剛剛開幕的一個月

也是一如長安店的混亂

但是  人事的問題很快的浮現

長安店有我妹坐鎮  她是餐飲系本科生  星巴克儲備幹部

但是南京店一隊人馬都是新手

況且也因為徵不到人 有來面試的一律錄取  所以有部分員工實在很有問題

有一次有一個員工在所有人面前大罵另一個員工

用一種幾乎尖叫的聲音

所有人都傻了

包括我

我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我不知道怎麼去帶這樣的人

於是

我開始逃避

我很不想要在前場面對客人

於是我經常躲在最後面的廚房煮餛飩包餛飩

表面上我其實是煮的最好包的最快的那個人

但是實際上這其實不應該是一個老闆該做的事

我應該要站在置高點

去看問題在哪裡

南京的的開幕人潮消失的比長安店要快上許多

人事的問題更是讓我心力交瘁

在長安店也沒有大起色的情況下

公司的現金流失血的更快了

每一天   我關店時看著緩緩下降的鐵門時

我總會想起王文華在 '倒數第二個女朋友' 那本書中所描述的一個主角

國外念完MBA回來 在外商公司上班

後來出來創業開dvd出租店

準備了很多很好的片子 但是卻乏人問津

他也總是在關店時鐵門緩緩下降時  問自己為什麼連一家小店都管不好?


我每天都在問自己

以前念的書都到哪裡去了?

不是還可以裝西裝打領帶到上市櫃公司去當顧問嗎?

怎麼會連一家小店都管不好呢?


三個月後  我開始萌生退意

最慘的時候  一天只有不到兩千的營業額

每天每天  每天每天  都在賠錢

有一個水果商告訴我:我應該要有一種  退此一步 即無死所 的決心

要我堅守這一條線  打死都不能退

但是我無法啊

我不能眼錚錚的看著被綁在一起的長安店與南京店一起沉下去

起碼

要留一家

那才有再起的可能性


於是  南京店開店  三個多月

結束營業~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