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個多月的上線測試後
我必須很老實的說好康體育台原本的假設實驗已經失敗
本來的假設想法是:
>透過現有的精準運動社群倒流量 可以免掉團購網行銷費用極高的問題
>透過有限額的商家選擇 只準備招商20家 也免掉團購網居高不下的業務成本
>商家自己拍照上架 結檔後自己連同發票寄出商品 免掉團購網高額的檔次製作投入經費
財務成本客服成本物流處理成本也轉嫁
>利用商家彼此競爭的特性 輔導他們願意拿出好的商品 給會員好的價格
我們的團隊完全 focus在行銷端 如何導入流量促成交易
>店家一定有庫存 應該會願意用低價來出清這些堆積在倉庫的庫存
問題是:
>運動社群流量導入好康體育台的比例極低 遠遠低過於預期
除了自己可以完全控制的 mybaseball.com.tw以外 其他的站效果極差無比
>品牌商總代理不願意我們打破現有的價格底線 通路商擔心被品牌斷貨
所以願意合作的店家數一直無法增加
>商家拍照上架的品質與意願都不高 到最後需要我們取得樣品拍照後上架
處理客服與物流問題 但是 廠商願意付出的價格卻無法cover這些我們額外付出的成本
>由於商家數不多 競爭的氣氛也起不來
>商家有庫存也不願意讓我們用很殺的價格來團購 這個產業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固定的處理模式
所以
在無法取得 夠多的品牌商或是通路商的配合情況下
我們拿不出總是拿出很不錯的商品來進行團購
最好的一檔是太肯棒壘襪賣了97雙 以一個每天平均流量只有300~500的站來說
轉換率不算差
但是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 我們無法在短期內把流量拉到5000~10000
所以
我們要如何pivot呢?
我想流量先行還是必要的 過去我們以為的運動社群流量 很顯然是不行
但是他們能夠有每日 45000的不重複瀏覽人次 我們依然相信這個市場的存在
所以我們將轉型為 每日介紹一檔商品
每天一檔開箱文 每天一檔介紹文 介紹各品牌最新一季的運動休閒用品
從內容經營上 來取得自有流量
先設法把流量拉到每日不重複瀏覽人次達5000以上
團購模式還是會存在 但是與其耗費心力上一些不會賣的檔
我們將會先從商品介紹去了解客戶的需求後 才花力氣去洽談該類的商品
我們之前假設的方程式行不通了
我們打算嘗試另一種方程式
將來會如何? 品牌商會因此接受我們提供我們新品介紹的資訊嗎?
通路商會因為我們流量人潮的提升 願意來這裡開設零售商城
偶爾辦辦行銷活動的團購嗎?
我不知道
創業就是這樣
你可以推演 你可以臆測 你可以滿懷信心 也可以努力堅持
不過未來會如何? 真的不知道!
就繼續看下去會有什麼變化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