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創業筆記>我的早餐大王夢(6) 第一次告訴夥伴~~我們的店要倒了!!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那樣的經驗

你把一群人聚集起來  告訴他們你知道她們很辛苦 也很努力

但是很遺憾的  我們店營運的情況並不好

所以 我們這家店要關門了...........



長安店開的時候 其實就已經在思考是否要關掉中和華夏店的問題

而這個問題 在南京店正式開幕前必須要解決

中和店說上不上 說下不下

這些日子也累積了一些老顧客  一走進來我們就知道他要甚麼

以前自己當顧客的時候 也覺得老闆好厲害 都記得我要點甚麼

自己當了早餐店老闆  才知道其實真的同一個人點一樣東西幾次以後

你想忘記都很難


我跟大夥宣布的時候很鎮靜

但是其實中和店的員工也早就知道結果了

我只是覺得我應該要自己面對每一個人

親自把每一個字告訴她們  有意願通車去長安店的  我們歡迎轉店

但是中和店確定要關門了


講完話 我沒有多做停留 謝謝大家後 就轉身騎了摩托車離開

但是 也就在一離開店門口的那一個瞬間

眼淚一直往後飛

說不上為什麼

只是很想要大哭一場

想起這幾個月來從開始去學做早餐到開出這一家店

雖然總覺得這是一個過渡 但是這總還是心血

自己刷的油漆 自己打掃清理 自己布置 都是心血啊!


有時候我會想 壯士斷腕的情況到底要如何判斷?

如果我們一直堅持下去 做10年會不會就改變了?

但是  困難的是

我們沒有能夠堅持10年的本錢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  收掉自己開出來的店~~~

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Dave McClure:我不是失敗者,我只是大器晚成。late bloomer, not a loser. (I hope)



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
當我比較樂觀的時候就會想說自己也許只是大器晚成。
by~Dave McClure


今天讀到 Inside翻譯的: 我不是失敗者,我只是大器晚成

有一種被撫慰了心靈的感覺

我的前半生跟Dave有一點點的相像(好啦~算我自己往臉上貼金啦)

小時候很多人覺得我算是很聰明 念的是台中的西苑國中卻跑到台北來考高中

還好還是順利進了建中 但是也就到此為止了 (比Dave早三年)

高中三年一直在留級的邊緣 但是大學聯考靠最後一個月的衝刺還是上了政大會計

大學四年被當了二十幾個學分 畢業典禮當天我都還不確定自己是否可以畢業?

不過大學社團倒是玩了很多 還忙著寫歌 打棒球

大四那年很多同學都很早就拿到了三大事務所的offer 

我則是到了最後一刻才只拿到一家願意收我的事務所的offer

退伍後進了PWC  每天提著007公事包穿著西裝打領帶在國貿大樓上班

但是很快的知道我自己不適合這一行

出國前忙著參與生平第一次創業的歷程

忙到要丟申請書的時候只剩下沒幾所學校的招生日期還沒過

念完MBA回台灣 進了KPMG 不到一年又辭職出來搞婚禮網站 開早餐店

然後是一個又一個的創業歷程

慢慢的

我的同學升合夥人了  我的同學搬新家住豪宅了

我的同學開自己的事務所了  我的同學成為某上市櫃公司財務長 發言人了

然而 我卻一次又一次的創業中 跌倒爬起 跌倒爬起 又跌倒又爬起...........

我以為我會有的自己定義中的成功  其實並沒能完成 ......



我快要40歲了

我有時候也會有一些灰心的想法

會不會我其實並不是那樣才華洋溢的人

會不會我其實根本不是創業當老闆的那塊料?


人各有志!有的人安安穩穩的當公務員也是一輩子。

能夠體會到平平安安就是一種幸福

好幾次被算命 都說我沒有老闆命 不能當負責人

我應該就是一個適合領人家薪水當人家軍師的人

但是我就是不服氣就是想要去證明一些事情

所以

當我今天讀到這句話

心裡突然好溫暖 彷彿可以給自己的心一個暫時的避風港

呵~我可也要這樣告訴自己了呢~

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

當我比較樂觀的時候就會想說自己也許只是大器晚成。









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乐淘网CEO毕胜:电商真是赚不了钱的一个行业














這陣子網路圈很多人在討論
不過我倒是這兩天才看到全文 http://money.163.com/12/0803/18/880MAO6G00253G87.html
根本的結論是
成本費用占了售價的50%  但是銷售所得的佣金或是上架抽成只有30%
因此得出這個結論:電商真是賺不了錢的一個行業

許多剛剛出來創業的新手 包括當年的我
想的經常都只有需求與供給
誰有問題 如何解決 可以收多少錢 市場有多大
但是這些年來
我發現就算解決了問題 
但是顧客或廠商所願意付出的代價 遠遠低於我們營運所需的成本
去年有機會重新去拜訪了五六年前跟我們合作過的午餐王的店家
想徵詢對於新的合作模式的想法
廠商問我 為什麼不像以前那樣做呢?那樣很好啊!
你們給我們訂單 我們分10%給你!

是啊!但是這樣所有的成本都壓在我們身上啊!
廠商開心 因為沒有任何固定成本 有賣才付費 沒賣不付錢
消費者開心 因為便當不加價 又有系統可以方便訂餐 有問題還可以痛罵客服人員
但是我們兩年賠了六百多萬 依然做不到單月損益兩平點

然後
在團購的市場也因為競爭 整個成本結構都跟一開始不一樣了
一開始
業務去談店 店家要提供照片 業務回來自己上架
頂多 是業務帶一台相機拍拍產品
慢慢的 有了專屬攝影師 一檔800元 
拍了一陣子 說Groupon一檔給1200  不漲價不拍了
慢慢的 多了檔次編輯人員 要想文案 要編輯美美的圖
如果檔次賣不動 或是賣不好 覺得應該是照片不夠美 文案不夠吸引人

所以
本來算好了到多少的營業額可以賺多少錢
慢慢的都變了
增加的費用與名目越來越多
別人有的 我們不能沒有 別人沒有的 我們也想要有

同時 消費者的胃口也越來越大
因為有七天鑑賞期 所以反正先訂不喜歡再來退
因為有許許多多可以客訴的單位與媒體
所以喜歡動不動就威脅說要去 告訴誰誰誰

到最後
就是資本的遊戲了
誰能活到最後 誰就是贏家!

真是如此嗎?

好像是!
如果賣的是別人的產品 差異化很難體現
因為同樣的產品也可以在其他通路其他平台出現
我想  這就是畢勝最後轉型經營自有品牌的原因吧!!

如果電子商務只是被產品商視為通路的一種
而跟其他實體通路的經營成本相同甚至更高 那優勢何在?

但是如果電子商務是產品商的自有的銷售方式與服務的延伸
那可能還有機會吧!!

現在的我      是這樣想的。









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重劍無鋒 大巧不工~郭家兄弟又宣布要做新網站了!

重劍無鋒 大巧不工~by 獨孤求敗


年輕的時候愛讀武俠
對於楊過的神奇境遇感到欣羨不已
性喜貪多的我有興趣的事情實在太多
總是常常手上好幾個社團
好幾個案子
永遠有看不完的書
做不完的事

很多人勸我要專注
應該要如何如何的專注在一件事情上  才是對的

楊過曾經也很徬徨
再被金輪法王點破之前
他的武功非常龐雜 任一門練到底都是武林難得的
但是他又甚麼也放不下 每一門功夫都有它令人著迷的地方

最後 他大徹大悟
用招的時候
又何必拘泥這是古墓派還是全真教  管他是蛤膜功 還是打狗棒法?

於是
年輕的時候
我也用同樣的理由
放任自己的任性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終有一天  我會合併這些過去的點點滴滴
每一件過去經歷過的事情  都將在未來找到它的意義.......

But!!

到了中年
才突然驚覺
楊過之後之所以成一代大家
並不是靠著各家神奇的招式啊!
而是在怒濤中  提著玄鐵重劍  所練出無堅不摧的內力啊!!

此時  獨孤求敗在玄鐵重劍前所寫下的八個字
 "重劍無峰 大巧不工"
好像重重的給了我一拳
就像大智若愚的道理般
玄鐵重劍其實沒有鋒利的刀面 但是為什麼無堅不摧呢?
因為握著他的人有無堅不摧的內力啊!!
真正的靈巧  其實並沒有很多花俏華麗的技術在裡頭
那是扎扎實實的功夫啊!!!

所以
當我看到郭家兄弟又宣布要做新網站
又是兩個一聽你就知道要幹嘛的網站
名片網-簡單印出自己名片
好菜網-在家買到新鮮食材
真是簡單又明瞭
沒有甚麼花俏新奇的idea
但是明顯會是需要深厚執行力的網站

期待網站的上線
讓我們對於這個網路時代
所能夠帶給我們的生活上的改變
能有更多更多美好的體驗!!






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周一讀書日>我買過最貴的東西,是夢想。~九把刀




















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踐的價值,
即使跌倒了,姿勢也會非常豪邁。~~   by 九把刀


我一直是一個很愛做夢的人
白天做夢
晚上也做很多夢
年輕的時候
很相信那些人生有夢 築夢踏實的格言之類的
也因此
我的人生的顏色也一直都很豐富
一直都有很多變化
我也一直這樣繼續的做夢下去........

一轉眼
我已經走到了奔四的年紀
我人生中很黃金的30~40的這一個階段
在我各式各樣的創業歷程中度過
成功嗎?
其實沒有
當年離開公司出來創業時許下的夢想--40歲退休 然後去學電影這件事情 顯然是無法達成了

而且
我也當了爸爸了
當了爸爸的人
是不是應該要實際一點了?
是不是應該要為了女兒
實際一點  不要再做夢了?

但是
在2011年下半年
九把刀把他的夢想實踐了
書中提到了這個過程中的許多點點滴滴
橫跨多年的努力
然後最後  從結果上來看  他大獲成功不是嗎?

電影好看不好看每個人有自己的角度
但是他把這件事情做的這麼漂亮
真是讓人忍不住都熱血沸騰了起來~~~

我也想
也想為自己的夢想
再試一次
下定決心離開前一個自己創立的公司
不是沒有掙扎
但是我真的想要再試一次

為自己的夢想

再試一次!!






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創業筆記>我的早餐大王夢(5)

(前情提要: Peter's House 長安店開幕 開幕的時候人潮洶湧
 但是過了一個月之後 生意開始恢復正常 也恢復不賺錢的狀態
  到底應該要怎麼辦呢?.......................................................................)


現在回頭去想當時的狀況
我一定是鬼迷了心竅
即使是失敗的事實擺在眼前
我仍然天真的以為可以用擴大規模來降低成本 並換取利潤

我並沒有認真的去面對  去思考  為什麼長安店做不起來?
我開了自己的品牌了
照著自己想做的方式做了
雖然我的店在巷子的尾巴
但是我的店比別人漂亮啊
         我的店比別人衛生啊  我的煎台不會放在門口吃風沙
我甚至還開發票給顧客呢~~~~~~

但是
回頭想想
這些都不是重點
這些都不是客戶在乎的點
如果客戶不在乎這些  
那就純粹是自己美好的想像
我以為通路的改變
就會吸引客人
但是
我錯了
我並沒有搞清楚我賣的東西的核心是甚麼?
而我想要提供給消費者的到底是甚麼?

如果我沒有100分的產品?
那我可能要有100分的服務!

如果我沒有100分的服務?
那我可能要有100分的地點與人潮!

我自己幻想了一個自以為美好的世界
以為全天下的人都會買我的這個想法
是啊
其實也不那麼孤單
還是有一些客人願意特別走進巷子裡
買我們的咖啡  吃我們的早餐

但是 人數遠遠不夠
比起我樂觀的預估來說  遠遠不夠

但是我想的並不是怎麼樣設法把這家店朝更好的路走去

我想的是再開店

我一年要開七家店    我的店多了  我就可以跟上游議價

我的成本少10%  我就賺錢了~~~~~

於是   長安店開幕後三個多月  我又租下了南京店的店面

過年前的裝潢非常難找師傅

南京店也因為沒有找設計師都自己來而花不少時間

此外  找人也很難

幾乎是有人願意來應徵就錄取了

終於  南京店在2005年過完年後的二月開幕了~~~~~(待續)









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

關於線上訂外送便當飲料這件事~~~

最近因為在appworks
有機會認識了幾個在做過去午餐王很類似事情的團隊
也因此多了很多可以一起討論我很有興趣的
線上訂外送這種商業模式的朋友

我是2006年開始做的
完全土法煉鋼
在那個年代 沒有智慧型手機  google地圖非常不準
我們是各自分配路線
騎著機車台北市一條路一條路一棟大樓一棟大樓去建資料庫的

然後這些年來 我聽過看過用過兩岸三地好多好多前仆後繼的類似網站
除了日本已經上市的出前館以外
兩岸三地沒有一家能夠成功

我看過一篇大陸的研究
說攜程網在旅遊業的成功  讓許多人紛紛想要複製相同模式在餐飲業上
不過一個很根本的問題是
兩種產業處理訂單的流程類似 成本也差不多
但是兩種產業的平均每單的客單價差很多
然後對於配送時程的要求 餐飲外送卻又是高得多

所以這樣的平台很難成功!!

我認為 在兩岸三地做的算是成功的
只有兩家
一家是 sherpa http://www.sherpa.com.cn/
他們的TA 是在中國工作的外國人
可以用英文用日文用西班牙文點外送
合作的餐廳一般來說較高檔  不是一個幾塊錢的便當
而是一個dish rmb30以上的菜
然後sherpa的外送人員會去取餐後送到府上
依外國人的習慣  他們會給外送人員小費
也因此他們吃下了很獨特的一個市場

另一家則是 麗華快餐
從生產到配送到網站到客服一條龍
只要有提供服務的城市地區  一個便當他們也送
所以他們不是平台  而是一個很純正的餐飲電商
我的了解是沒有任何實體通路 所有的便當都是分散各地的中央廚房生產的
搭配自己的物流系統去做銷售

有人問我
午餐王是不是沒有解決消費者或是廠商的問題?
我倒不是這樣認為
其實有的
消費者想要用更方便快速的方式來訂餐
廠商希望可以藉由平台賣出更多便當飲料
這些問題午餐王都有解決的方式

但是
整個流程上因為無法很徹底的自動化 單位成本無法降低
網路或資訊的優勢無法發揮得更好  效率無法拉得更高
整個成本結構無法讓平台商有更大的毛利空間
因此
無法獲利也就無法生存

不過
我永遠相信那一天終將到來
網路為我們所帶來的改變
應該會更加深入我們的生活中
當我看到智慧型手機誕生
當我看到現在的GPS定位的精準度
當我看到越來越多的手機都是隨時連在網路上的

我益發的相信  多年前我幻想的那個世界
在我有生之年一定會看到那樣的改變

夢想  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這是我的座右銘! 也是我深信不疑的大道!

到今天  我依然幻想著有一天 我可以重新再試一次

讓多年前未完成的那個夢  可以夢想成真!!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好聚好散

找創業夥伴, 比找老婆還難~~by Mr. Jamie


在家裡  我只需要跟我老婆溝通好對待小孩的方式即可
一旦我們兩個都同意 我們就可以砲口一致的對外

但是在公司  夥伴可能不只一個
而面對公司這一個大家共同的小孩
若有意見不一致的時候   就會有很多的問題產生

也因此  要能夠一起創業  真的是一種難得的緣分

我曾經跟大學的學弟一起創業過
很快的發現我們有一些很基礎的觀念很不同
沒有對錯  只是不同  所以我們很快的結束了一起工作的日子  回到好朋友的狀態

我也曾經跟認識不久的朋友一起創業過
因為我相信人性本善 因為我相信他口中的美麗願景
因此雖然我身邊的朋友都勸我要小心
我還是被騙了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我經常會作夢夢到他  夢到我在跟他討債

我也曾經跟我最要好的朋友一起創業
不過隨著時間的過去
有一些想法 一些做法  總是會有分歧
如果夥伴之間的分工可以分得很清楚
可能還好
但是很多時候 其實是很難把所有的權責都分的很清楚的
這時候
當然是執行長 總經理說了算
我們是朋友  但是這裡是公司
為了公司的運作好  個人情感本來就應該放到後面
但是如果最後  無法一直繼續一起工作下去的話............

那就好聚好散吧!!!

Paypal的那群共同創辦人  各自有了自己的一片天
微軟的共同創辦人  各自有了自己的事業
蘋果的共同創辦人  分別選擇了不同的路
FB的共同創辦人  到上市的時候其實也只剩下MARK自己一個人還留在FB

人各有志

但是曾經一起創業過的路   就留下那些美好的部分放在記憶裡吧!

離開的時候  給彼此祝福

也許未來有一天  自己有了一片天  都投資對方成為對方的董事之一

在資金上給支持  在營運上給建議

並不一定非得要  硬是一起工作  才叫做義氣

一定要誰聽誰的  才叫做伙伴

最後

希望最近成為孤狼的   能夠再找到可以一起奮鬥的夥伴

希望最近解散團隊的   各自都能夠有各自的路  能夠彼此祝福 互相打氣

希望最近離開團隊的   依然能夠利用業餘的時間繼續支持創業計畫

願天下曾經一起創業的夥伴  在不得不分手各奔東西的時候

好聚好散!!







2012年8月21日 星期二

在新創公司裡頭最重要的態度

"只要有我在  湘北就不會輸!" ~~三井壽


在新創公司裡頭最重要的態度是甚麼?
我覺得最重要的並不是你是不是對這件事情懷抱著熱忱
也不是你覺得你自己犧牲了多少
而是
你是怎麼看待自己在這一個新創事業中的角色!!

怎麼說呢?


在一個新創事業中
因為人很少  所以一個人身兼數職是常有的事
不過  身兼數職其實只是一種苦勞
問題是   你是怎麼看待自己所做出來的工作的?

有的時候

因為剛剛離開一家大公司出來跟著新創團隊
會有還是拋不開過去習慣的問題
可能會認為~~我就負責我的部分就好了  我做的已經夠多了
但是  我認為在新創公司裡的每一位夥伴
都應該也必須把自己當成是公司的執行長
願意去爭取 去思考 去盤算 去為自己可能的未來努力

有的時候不是不願意這樣做  而是可能會擔心  我這樣說對嗎? 我那樣說對嗎?
其實那都是多慮了
新創公司的本質上  不就是一直不斷的嘗試  可能會經過一些失敗 而最終找到對的方向


所以

如果你在一家新創公司裡

不論你是甚麼職位 甚麼抬頭 股份有多少

我都認為你應該把自己當成執行長 當成總經理  有把成敗一肩扛起的魄力

如果一家公司裡頭這樣的人越多

我便會相信  成功應該不會太遠的!!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我曾經說過我打死不做平台的~~~~~



離開了前一家公司之後
跟前同事吃飯聊天
我曾經說過
我打死不做平台的~~~~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這些年來
從午餐王開始
我其實一直在做平台

平台的兩端 都是我們的客戶
也因此常常是兩邊都要討好 卻也兩邊都不討好

由於自己沒有產品 只是占在整個供應鏈的中間一環
有些時候就算想要好好的服務消費者
也不一定可得到供應廠商的支持
或是自己完整的想法  只能打折後才能夠在供應端實現
但是效果不彰時   供應端又覺得其實是你平台的問題

不過
說到底  並不是真的平台不可行
而是對於一個新的團隊 或是沒有甚麼資源背景的團隊來說
平台太沉重了!!
最近有人問我? 國際團隊進來台灣做的food panda有機會在台灣做起來嗎?
做午餐王後的這六年來
我看了兩岸三地這麼多想要做餐點飲料外送的線上訂餐網站
沒有一家做成功  food panda有機會嗎?

我覺得有!!
如果用上百個業務  在六個月內談下全台5000~10000家店
然後狂打鋪天蓋地的廣告(ex:591 101)
讓全台灣的人在一個月內都認識這個網站
同時上網也可以訂的到東西
用很龐大的資源
在很短的時間內  同時聚集出平台兩端所需要的商家數與消費者數
我認為是有機會成功的!!

但是以過去午餐王那樣的方式
一年半內用2~6個業務 簽下400家店
然後只能打下台北市12個行政區中的7個的方式
是來不及也不夠快的
兩年燒完幾百萬後  認識我們的人還是很少很少~~~~~

不過
我好想好想去證明我的那些想法啊!!
去證明那些想法可行!
所以
我終於看破了
如果我身為一個平台 是沒有辦法完整的實現自己的想法的
因此
唯一的方式
是自己成為產品提供商
從供應到線上提供服務都連成一氣
然後直接面對消費者
這樣
如果失敗了   也再沒有任何藉口了!!

也許未來有一天
我會再做平台  但是那應該是我利用了我的做法  真的成功了
而自然而然的把那樣的做法開放出來
讓其他供應廠商也可以加入
我不會也不需要也不應該因為某一個廠商的要求去扭曲應有的做法
那才是我最後真正想做的平台
一個水到渠成的平台

前兩周
我又跟前同事吃飯聊天
他問我
"你不是說打死不做平台的嗎?"

是啊!! 言猶在耳!!
真是學不乖!
明明知道這樣的路有多難走  還硬要去試試看?

我只能說

這也是人生的樂趣之一啊?

不是嗎?




2012年8月17日 星期五

<創業筆記>我的早餐大王夢(4)















在那個還沒有591的年代
我騎著摩托車四處在台北市東鑽西跑
看報紙的分類廣告看有哪裡有店面要頂讓或出租
或是透過某些仲介讓他們了解我的需求

我要上班族商圈  20~30坪之間
租金不要超過3萬元  也簡單研究了一下店鋪的風水

在我看了超過100個店面後  我終於決定在長安東路建國北路旁邊的小巷子內
開出我的第一家 peter's house店

開幕的第一天 人潮洶湧
我在煎台後面忙得不亦樂乎
附近的很多上班族來捧場
在附近上班的很多朋友也來捧場
漢堡賣完了  土司賣完了 我們只能不斷的跟後面來的客人道歉 因為我們準備的東西不夠

開幕的第二天 人潮依然洶湧

開幕的第三天 人潮~~還是很多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慢慢的我不再那樣忙碌了
好像等我們的人手都上手後  人也慢慢的沒有那麼多了......

當然還是很多人給我們鼓勵
我們開始有了一些很忠實的顧客
她們覺得我們的東西很好吃
她們覺得我們的飲料很好喝
她們覺得一樣買一個25元的火腿蛋三明治
我們不但給類似麥當勞的紙袋而非一般的塑膠袋

更恐怖的是~~~我們竟然還開發票!!!

賣鹹酥雞賣到要抽號碼牌
我每次去都最少需要排隊一小時才可以買到的大歪鹹酥雞都不開發票了

賣燒餅油條賣到每次去排隊都要排半小時
隨便點一點都比平常一般燒餅油條店還要貴1.5倍的阜航豆漿店都不開發票了

我們一家小小的早餐店
賣的跟巷口的xx美一樣的價錢 我們卻還開發票?

因為我一直相信
雖然我們現在只是一家小小的早餐店 但是這是我們連鎖的第一家
為了要做未來99家的好榜樣
為了要讓這家店成為未來的模範店
我們是一定要開發票的!!

但是

也因為我們去申請了營業登記
台北市政府xx局的人認為我們在不到六米的巷弄內
所以我們不能夠開立餐廳  我們店內不能擺放座位
我要去申請甚麼地籍圖之類的  總之搞了一圈
讓人覺得是否依法做事反而是找麻煩呢?
為什麼同一條巷子旁邊那麼多家店都沒事  我們自己反而要弄出這些事情來呢?

沒關係

我們是有夢想的

這一切的一切 都是為了未來的99家店
所以我們不怕這些

但是 我怕的是  我們的營收不如預期
在第一個月的蜜月期過後 營收回到了一個平穩的狀態
每天都在5000~8000間徘徊
每天早上都在打仗
但是在那一個尖峰的時刻  我們的產能也就只能ㄍㄧㄥ到一個程度
我們的咖啡是expresso的做法 速度上本來就無法跟一般早餐店的紅茶奶茶比
我們的客單價是提高了
但是在尖峰一小時內無法衝出更高的來客數
就注定了整體營收無法提升的窘境

而只賣漢堡土司飲料的我們  中午的客人不多

下午的飲料市場 除了面臨許許多多飲料店咖啡店的競爭外
真的單多也不見得接的起來

慢慢的    我慌了    我還跟股東說我一年內要開出七家店呢!!

問題到底是甚麼呢? 我要如何搶救生存大作戰呢?  (待續.....)




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經常被問到的幾個創業問題之-- 如何說服你的另一半?















今天跟朋友聊天
聊到了我經常被問到的幾個創業問題之一:  你要怎麼說服你的另一半呢?

眾所周知
創業這件事情對於一般家裡不是做生意的人來說
總是會被認為是風險很高的一件事
所以一路上我經常被問到
你要怎麼讓你的家人 你的另一半了解 支持你?
很顯然的這個問題經常是出來創業的人必須要面對的一大問題

對於另一半  我的答案很簡單
你不需要 "說服" 你的另一半   你應該要 "選擇"一個適合的另一半
如果還來的及的話~~~~(我的意思是如果你還沒有結婚的話啦)

我覺得 創業不應該只是一個人的夢想 也應該是兩個人共同的夢想
起碼是決定要去冒險的這一件事
應該是兩個人都願意相信 短暫的苦痛能夠換來永恆的快樂

我們對未來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比方說要住在帝寶之類的)
但我們也都很清楚
如果我們兩個人都好好的上班兩個人年薪加起來兩三百萬
日子應該過的也還可以
但是離那個我們夢想要過的日子
其實還是很有一段距離的(不吃不喝三十年也買不起)

所以我們共同的選擇了冒險的這條路

2005年年初  雖然我開店一直沒有賺錢
但是我們還是決定要一起走下去了 也訂下了年底要結婚的日子

但是在結婚那一天來臨前  我的三家店陸續關了
爸媽幫我付了頭期款的房子也賣了去還債
所以迎娶的那天  我是娶她回租賃的房子的

娘家的一些遠房親戚會問 : 妳們家女婿在做甚麼啊?
我岳父岳母則可能要回答 : 啊三姨婆的女兒不是說要來嗎? 我去看看~~~
(當時身為無業遊民的我  沒有名片 沒有職位  因此必須要設法轉移話題)

這一些
我想都是無法可以被   "說服" 的

掙扎難免  焦慮難免  辛苦難免   疑惑難免

因此我其實是很幸運的選擇了一位願意跟我一起這樣走過的另一半

不知道有沒有人在看 "武道狂之詩"?
這是我認為這十年來最棒最好看的武俠小說

當我在聊今天這個主題時
我想起了 宋梨
他希望燕橫可以放棄青城派的大仇  拋下劍客的身分 跟他安安穩穩的過一生
但是
如果他能夠的話
他就不是燕橫了

所以  童靜才是那個適合他的人

因此
不要說服了....選擇一個適合你的人吧~~~~

ps: 我可沒有叫任何要創業的人用這個理由去分手哦!!!
     如有對號入座 純屬巧合!!!
     千萬別說是我說的!!!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創業的勇氣?














我敢說 
百分之八十的男生
在人生中 都一定曾經有過 "創業" 的念頭

曾經想過自己成為一個大老闆
或是擁有自己的工作室
或是開一家自己的診所 事務所........

但是 好像大部份的人都還是選擇了相對平穩的一條路
我們的上一代我們大部份人的爸爸媽媽希望的
都是我們好好的念書 拿到一個好的學位

然後是 ~~~以後可以找一份好工作!!!

所以當我這些年來一直在嘗試創業這件事的時候
我的一些朋友 一些同學 會說我很有勇氣!!

勇氣是甚麼? 是很勇敢的意思嗎? 
可是我並沒有開著神風飛機去釣魚台幹掉日本人啊?

所以我總是很慚愧  不敢當 "勇氣" 這兩個字
因為說實話 我其實是一個很自私的人
很自私的想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很任性的想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只是這樣  我其實沒有甚麼勇氣!!
我其實只是很樂在把自己想像中的事情變成事實的這件事!!
所以我其實不會去查這世界到底有沒有類似的成功先例可循?
或是我也沒有真的去了解我以為的這個市場到底存在不存在?

如果要說勇氣 我老婆其實比我有勇氣
記得很多年前一次跟研究所同學一起聚餐
大家從國外念MBA回來 大部分都在外商公司工作
我跟大家說我的早餐店剛剛開幕
還拿了一疊我在路上沒發完 放在包包內的DM發給大家 要大家有路過來捧場

一個同學說: 我想應該沒有女生敢嫁給你吧!!

但是她還是嫁了  在我陸續關掉三家店 前途茫茫 不知道下一件事要做甚麼的時候
這才是勇氣!

所以我覺得
創業 是不需要鼓起勇氣的! 
是需要在某一些時間點 在某一個狀態下
你真心的想要去完成某件事
然後你奮力去做了  走著走著 一回頭  才發現竟然已經走了這麼長的一段路

今天傍晚
在公司陽台一個人又抽起了菸(這幾個月我真的很少很少抽菸了)
想著公司的事
突然看到對面大樓不知道何時架起的廣告!!

"我創業了~加油!"

我自己一個人在陽台上笑了~~

這是我真心喜歡做的事情 不是嗎?

是啊~

我是的
我是真心喜歡的~~








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海苔億萬富翁





















在成功那一天來臨之前
黑暗到底還有多久?

從小
我們就被教導著 "不經一番寒徹骨 哪得梅花撲鼻香"
從小
我們就知道國父革命經過10次的失敗 一直到第11次才終於推翻反清 建立民國
從小
我們就讀過孟子告訴過我們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但是
當我們身處在黑暗中
最恐怖的並不是黑暗本身     而是這樣的黑暗還要多久?

聯考的時候 壓力很大 但是我們知道只要過了聯考那一天 就海闊天空
當兵的時候 感覺很苦 但是我們知道只要過了退伍那一天 就永遠自由

但是創業的時候
當你覺得黑暗的時候
當你不知道是否應該要放棄的時候
當你不知道是否應該要停損的時候
你很難抉擇
你不知道這一次 是不是就會扭轉乾坤
你不知道這一次 是不是就會苦進甘來

我不知道現實中的小老闆海苔老闆是不是真的差一點用了爸媽寄來的機票
差點飛到上海 好好的念書 未來可能跟他的哥哥姊姊一樣在中國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但是人生是不是也就經常是如此
也許一念之間
也許就差那麼一點點
人生的路 就完完全全不一樣了........

我快要40歲了

30歲的時候的豪情
那種瀟灑遞出辭呈  丟掉西裝領帶和公事包
離開三大事務所的那種豪情   已經消失了
我違背了爸爸媽媽一直以來希望我好好念書 好好找一份工作
好好考會計師
好好過自己的人生的那樣的期許
我是以為自己可以開創出更加燦爛的人生的

看著劇中主角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一次又一次的跌倒
但是卻又一次又一次的再試一次
我感到好熟悉
不過因為口中吃著他賣的海苔 我知道他最後成功了

但是我呢?

黑暗還要多久呢?

我不知道還要多久

也許這一次

如果不行

也許

是下一次吧!!!










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

<創業筆記>我的早餐大王夢(3)














我的第一家店順利開幕了
也總是有一些願意嘗新的客人慢慢的變成了忠實的顧客
不過
有些事情是超乎我自己原來的預期的!!

例如: 人其實是大問題
以前我總會想 為什麼那些總部不自己開直營店呢?
再更加深入了解這類的加盟連鎖產業後
發現有許多的品牌根本只有極為少數的直營店 最誇張的甚至沒有一家直營店
因此
這些加盟總部賺的不是經營各店所獲得的利潤
他們賺的原來是把原物料賣給各店的錢
而他們為什麼不實際去經營各店呢?
一大問題就是人事的問題

早餐店的工作很辛苦
四點多就要起床準備去開店
5點到店開始備料 做可以直接帶走的三明治 開始煮紅茶煮豆漿
一直忙到近中午要刷鍋子洗煎台
這樣辛苦的工作 薪水卻不太高
因此全職人員並不好找

可是 又雪上加霜的
是這樣長的時間不可能都請全職人員
因為大部分的早餐店rush hour其實只有一兩個小時
但是在那一兩個小時內你又必須有很高的產能
因為所有的顧客都趕著上班 趕著上學 趕著去幹嘛幹嘛
那些可以閒閒吃早餐的貴婦
會去星巴克 會去丹堤 會去樂子 會去中西美食吃一份100~300的早餐
不會來這裡吃30~50元的早餐

兼職人員好找嗎?
不! 比全職更難找!
住太遠的不可能大老遠跑來只領你兩個小時薪水
況且會做兼職的人員基本上也是因為有某些無法固定的理由
所以才會流動的找兼職的工作
一個人訓練完
他可能明天就突然沒來了 然後跟你說他不做了
然後不論每一個新人來我都曉以大義的說公司有燦爛的未來
我們那小小的毫不起眼沒有特點的店
也實在無法讓他們真的有信心~~~~

再者:這家店並不賺錢!!
過了三個月 用盡各種可能的行銷手法
我還是看不到可能賺錢的可能性

但是我並沒有正視不賺錢的真正原因

我認為那很可能是我們現在這家店並不是我當初規劃的樣子
一定是的
一定是這家店就長的跟其他的店沒兩樣
一定是的
這家店本來就是開來練兵的  只是拿來學早餐怎麼做而已
一定是的
如果我真的開出Peter's House
一定會大受歡迎賺大錢的

於是 我完成了十幾頁的BP
準備好了相關的早餐店財務預估計劃與模型
開始向我身邊的潛在投資人募資

上次提到的前同事投資了
前同事的同事 我不認識的某某銀行經理聽我講了30分鐘 也投資了
我意外在同學婚禮上遇到的以前小學同學也投資了
我的朋友 朋友的朋友投資了
我的家人 女朋友的家人投資了
我募到了350萬
一切就像我看過的很多本創業成功的書的一開始一樣
(如果沒記錯星巴克也是這樣從很多旁邊的朋友募資的)
我依然懷抱著不切實際的夢想
也背負著很多朋友家人的錢與期望

我的Peter's House計畫

全面啟動!!!!











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前幾天
一個朋友推薦我看這部片

現在的我 處於一個離開了累積了五六年的地方
完全重新開始的狀態

因為年紀更大了 也因為有了小孩
心理上的壓力比起五年前十年前
更大了
但是未來的結果會如何? 卻因為歸零而更加的茫然

雖然我心裡很清楚
我就是喜歡這樣一種把事情從0做到1的過程
但是在尚未能夠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前
這對我和我的家人都是一場冒險
年輕的時候  可以不在乎這些
但是已經到了40歲的我
卻無法不顧慮這些問題了~~~

朋友說
重要的是過程  我當下無法認同
因為這個世界太現實了
成王敗寇

不過 在我看了這部電影後
我了解了朋友為什麼這樣跟我說
其實不論是不是要比賽 要拿獎牌
去把每一件我腦海中存在的想像
轉化為真實世界的存在
這的確是我真心喜歡也想做的事情啊!!!!

雖然我心裡還是有掙扎
依然有矛盾
不過在這個當下
我會努力珍惜它
那怕只有一個月 或是三個月 或是六個月
如果我真的這樣喜歡
那就用盡全力吧!

即使 最後的結果不如預期
我也會因為這樣的一個過程
感到欣喜吧!!




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

競爭者? Market co-funder?


今天在 appworks有幸第一次聽了 地圖日記 Groupon台灣 photo123及拜衣網的Jerry的公開演講
讓我想起了這兩年多來很多的事情
也更加佩服這一位台灣少數很成功的連續創業家

兩年前
我們其實是市場上的競爭者
我們在團購的擂台上互打   各自的業務會為了搶客戶相互廝殺
(有看過 不毛地帶的應該很可以了解 那時候很有這樣的感覺)
在美國groupon準備來台灣併購一家團購網時
我們彼此也是競爭者
不過最終還是在我們拿著草約傻傻等待美方的回應時
看到新聞發布Groupon併購百萬網友團購網的消息.......

在一切塵埃落定後 在一個朋友的介紹下 我們一起吃了一次火鍋
聊起彼此創業的心境
竟發現 這一切一切的過程竟然如此相像~~~

我常說 其實創業家沒有沒比誰聰明 其實很多idea大家都想的到 也都想的差不多
所以 很多的競爭 其實就是執行力與速度的競爭
在團購營收不斷大幅成長的年代裡
其實我們彼此雖然看起來像是競爭者 但是我同時也認為
在開創市場這件事情上 我們其實像是co-funder
因為有彼此都很努力的競爭
才有可能開創出這樣一個市場
從無到有 從0到一個月3~4億 一年可能有40億
這是groupon gomaji 17life......及許許多多前仆後繼的團購網一起創造出來的
因為彼此競爭 所以都努力要變得更好
才能夠共同去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
越來越多的商家
願意加入這個市場

今天聽Jerry說 敗衣網從開始決定要做到開站 只花了16天
我想
我輸得心服口服
不論是過去的團隊或是現在的團隊
我想我們都沒有這樣的執行力 在16天內完成這樣的事情
對於一個網路創業的人來說
他的故事實際多了
過去不論是看台積電 鴻海 統一 長榮 富邦等等等等的成功故事
其實都讓我覺得很遙遠
但是Jerry很近 他就是一個很實際的例子
告訴我們網路創業成功的可能存在!!

從兩年前到兩年後
看來我落後的程度是越來越多了~~~~~~

不過我並不難過  反而很開心
很開心聽了一場收穫很多的演講
很開心台灣有這樣一位連續創業家
在我們看到他們風光亮相的背後
有許許多多的不為人知的努力與苦處

我會加油! 繼續加油! 也期望Jerry接下來的創業都能馬到成功!!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路還很長~~但是時間有限














昨天吃完火鍋回家後
寫了一封信給所有的伙伴
我信的主旨寫著: 路還很長
我想要表達的是:  創業的這條路還很漫長 我們才剛剛開始跨出第一步......

但是我今天一整天
心裡都一直浮現我沒有講出來的後半句話: 但是時間有限~~

這些年創業的過程中
永遠有一直被錢追著跑的感覺
沒有一刻有過充裕的感覺
營業額越大 請的人越多 花的行銷費用越高 心裡的沉重只是越深

所以 我沒有長期的計畫 也負擔不起長期的計畫
我只能想三個月要定生死
如果這三個月沒有好的表現
可能接下來的資金就會斷炊了
有了三個月的好表現 才有可能再有三個月的時間去證明些甚麼

當然Jamie今天說的節省很重要
不過我想表達的是態度跟心裡的想法很重要
這會影響你在思考時的決策與方式

有一些辦法不是不好
而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在大公司
我們有很多時間可以
慢慢計畫 慢慢醞釀 慢慢調整 再慢慢改變
但是在新創公司內
今天說了明天就要做到
如果做錯了再來調整
如果甚麼事情都要做好SOP才要開動
那很可能連開動的機會都沒有了~~~

當然我還是要強調 也不是說甚麼事情都急就章的去做
每件事情的決策背後都應該有一個邏輯
路還很長
所以我們應該抱持著平常心去面對路上的每一次挫折
但是時間有限
所以我們應該快速認清資源的有限 並且投入在最核心最核心的商業行為中

聽起還很矛盾嗎?
希望不會!!









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

關於夥伴
















今天晚上
跟現在的五位夥伴一起吃了一頓火鍋
本來應該是在上周五的開台慶功宴
但是在第一檔可能會成為無法成團的一檔後
慶功這兩個字好像怎麼也說不出口

我想起不知道幾年前的一個冬天
我跟Harry兩個人一起在川鍋吃尾牙
只有我們兩個人
我們彼此交換許多對於網站經營的許多想法

Harry 是我為 "我的棒壘球網www.mybaseball.com.tw"所找的第三個工程師
我的企劃2005年就做好了
一直想要為打棒壘球的人做一個網站
讓每個球隊都可以有自己的官網
讓每個人的成績都可以被記錄
然後假以時日 可以做成一張球員卡
變成自己的小小紀念品

但是 
在我終於找了美術把每一頁我的企劃都完成美術頁面後
第一個工程師剛好換了工作 
無法在我希望的時間內完成

第二個工程師承諾的時間一直跳票
過了半年多我還是只拿到一個無法走完一個流程的網站

這期間我還去參加了Mr.6的 創業媒合小聚
在台上用74秒的時間介紹我想要做的這個 我的棒壘球網
但是無人青睞~~~~~

Harry是我在Mr.6所舉辦的另一次聚會上認識的
坐在隔壁 我們交換了名片
他在那次74秒的聚會中協助當天另一個點子主人完成了他想做的網站
不過可惜後來網站沒能持續經營
我講起了我的mybaseball.com.tw~~~~~

很多事情 都是緣份 不是嗎?

2009年初
"我的棒壘球網" 在Harry的努力下 在三個月內上線後
有一天收到一個陌生人的來信
說很想要認識我們
於是我就去見了這個網友
(這種網友我見了非常多次 只可惜沒有一次是女生 哈哈!!!)
雙方一聊起棒球來就像天雷勾動地火  一發不可收拾 
況且他竟然還是我同一屆高中樓上班10班的同學
可能在20年前我們根本在走廊邊 在操場上 在學校門口 在廁所前面 曾經擦肩而過
但是命運到這個時候才讓我們相遇
這是KK加入我們的經過~~~

我們三個人在後來的三年內
平均大約一個月約一次聊天打屁
我們在各自的岡位上上班
但是下班後聊我們業餘的夢想 聊網站的未來
不過聊歸聊 說實話也沒有多餘的精力花時間去經營這個站
只能看著它慢慢的慢慢的 很慢很慢的長大~~~

今年四月 離開了前公司一陣子之後
開始認真的想下一步的路
本來的火鍋店計畫被往後擱置了
想說是不是先用一些時間
再多多澆水多放下一些種子
看看這樣一個運動社群網站 可以有甚麼樣的結果?

然後在appworks的媒合會上  
我們遇見了仲豪與Eason
他們辭去了他們原本穩定的工作
陸續跳上我們這艘有一個約略的方向
但是不確定風雨有多大  
        不確定暗礁有多少  
        不確定寶藏是否真的存在的探險船

接著是Mars 一個還頂著小平頭
吃完火鍋還要趕回去晚點名的
年紀快可以當我兒子的小伙子
也憑著對棒球的熱忱  對未來無知的樂觀
寫email要來加入我們~~~~~

其實
這真的不是一條好走的路 相反的
可能很難走
比想像中要難上許多

我不知道我們最後會找到寶藏
還是最後全部葬生在酷斯拉的嘴下

不過我很珍惜現在的感覺
跟各位伙伴一起吃火鍋  一起講起很多救亡圖存的東南西北的想法
在那個時候
不論點子是否可行 
第一檔可能失敗的陰霾突然消失了
隨著火鍋的煙霧消失了

對於明天
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好康體育台正式開台銷售~~














這一次
經過了短短三個多月的籌備 我最新做的一個站~~好康體育台 在上周五正式開台販售了

很多第一次創業的人
在正式開站前 很容易抱持著很樂觀的想法
以為只要一開站 
訂單就會如雪片般的飛來
但是
事實真的不會如此
通常都是懷抱著滿滿的期望
即使你已經很克制的縮小了自己的期待
但是結果卻有99.9%比你自己的最小期待還少上一大截

其實心裡知道 對於甚麼樣的產品 甚麼樣的價格區間在這樣的族群中能賣
我們還需要很多很多時間去嘗試與摸索
但是身為一個平台
廠商通常不會給你太多時間
尤其你又是一個沒有甚麼靠山的小小平台的話
你很可能只有一次的機會來證明自己

我不是體育用品界出身的人
我只是很相信網路與電子商務在慢慢的改變這個世界
改變原來的市場規則

但是 當你要去衝擊一個存在已久並且已經有自己的遊戲規則的市場時
第一個突破點非常重要
你不可能從第一大品牌去突破(如果真的做到那真的是遇到貴人了)
你只能慢慢累積 從比較沒那麼大的品牌去嘗試
通常他們也比較願意去嘗試新的通路 新的行銷手法
然後一個品牌 兩個品牌.......
慢慢這個產業開始產生一些改變

這個改變的時間要多久?
我不知道
一開始就知道這不是場容易玩的遊戲
即使經過了這麼多次的創業
我還是依然容易太樂觀

但是 我認為這其實也不需要花三年五年才能夠了解事情會如何的一次創業
而不論最後的結果如何
這中間完成的每一個小小的里程碑
都是我人生的一部分啊!!

我會好好享受這樣一趟創業的旅程!!

好康體育台 正式開台銷售!!



 

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創業筆記>我的早餐大王夢(2)~

剛剛開店的時候 是興奮的
終於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家店
從大學開始
我就經常跟周圍的朋友說起
我以後一定會開店
那時候想了好多的點子 好幾個複合經營的想法
不過當時到是沒想到
最後我開的第一家店會是這樣一個加盟的連鎖早餐店

還記得去受訓的時候
總部派來指導的經理在我在寫筆記
他突然問我
你是哪裡畢業的啊?
我說 我是政大會計畢業的 然後在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念MBA回來
然後我問他你為什麼要問我這個問題?
他回答: "因為你都沒有寫錯字 我感到很奇怪。"

之後他回去查了一下
發現他們歷來六百多個加盟主
我應該是第一個碩士
他跟老闆娘說我們這次的加盟主有一個是美國回來的MBAㄟ
老闆娘則回問說" 啥是MBA?"

在訓練的過程中
我也開始準備一套符合早餐店使用的內控表格
從日清日結表到資產負債表
雖然我的周邊300 公尺內有超過15家早餐店
但是我依然深具信心
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脫穎而出

每一個來面試的員工伙伴
我都慷慨激昂的陳述我們公司美好的未來
雖然我們現在只是一家小小的早餐店
但是我們是以成為100家以上連鎖店的夢想在前進的~

有一個以前的同事 不算太熟 聽到人家說起我在開早餐店
他很好奇的打電話問我: 你為什麼會去開早餐店?
於是我口沫橫飛的講起了我的夢想
如果我只有1家店你可能會說我是早餐店
但是如果我有100家店我就可能會是麥當勞了
麥當勞裡頭不也賣早餐嗎?

他問我: 你現在缺錢嗎?
我回答: 我現在這一家店不缺 但是之後要繼續開就可能有需要了
於是他說: 那你缺錢的時候 請讓我知道~~~~(待續)













2012年8月1日 星期三

<創業筆記>我的早餐大王夢(1)~~













(當年開第一家店的舊址 變成彩券行搂)




之前聊過 在我離開事務所的時候
其實心裡是有兩個計劃的
本來以為架網站比較簡單
沒想到幾番波折下來
發現自己只能在旁乾著急是一件很難過的事情
所以在2004年的二月
我啟動了我的B計畫~~~

我的計畫是這樣子的
我認為 全台超過20000家的美而美 美加美 美又美之類的早餐店
其實有很多可以優化的空間
為什麼這些早餐店沒有辦法像麥當勞那樣的窗明淨几?
為什麼明明付了一天24小時的房租卻只營業到中午?
而當時壹咖啡所引導的潮流方興未艾
如果我把 美而美+壹咖啡
能不能得出一個 小型的 麥當勞+星巴克?

我想起小時候的阿婆雜貨店 裡頭賣的是 可樂汽水王子麵洋芋片跟枝仔冰
而現在你走進7-11全家萊爾富 你還是可以看到  可樂汽水王子麵洋芋片跟枝仔冰

商品可能沒變 但是販售的通路卻大大改變了
我能不能把台式的美而美漢堡做成跟麥當勞一樣的質感呢?

我大妹是大學餐飲系畢業 星巴克的儲備幹部
咖啡這一塊我可以仰賴她
但是早餐這一塊我完全不懂
於是我跟我妹去參加了當年度的連鎖加盟大展
在眾多的早餐連鎖品牌裡頭挑了一個我認為最棒的去加盟該品牌
(商業週刊某期有特別專題報導 而我就是因為看了那期才開始有早餐大王夢的~~~)
在一個禮拜的密集訓練下
在累積打了1000顆蛋之後
我的第一家店開幕了

當我媽媽來到我的店裡
看到她念建中念政大 並且花了好幾百萬送去美國念碩士拿MBA的兒子
站在煎台邊煎荷包蛋 煎蛋餅 煎蘿蔔糕 做火腿蛋三明治給客人的時候
她的眼淚不禁掉了下來~~~~~(待續)











先想資源的實例說明

好啦 昨天說了資源很重要
但是這一句話聽起來無可反駁
但是 實際上到底要怎麼先想資源呢?

我拿我過去開店的失敗經驗來說

以前開店
聽人說聽節目說聽前輩說聽很多人說開店的重點有三個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所以呢
想要開店的我就很積極努力的四處去找店面
那個時候還沒有591
所以常常要很努力的騎著機車大街小巷看看有沒有要出租的店面

終於找到一家店30坪 租金合理
四處看起來都是人潮
然後就有一種感覺 "就是他了"

接著進入裝潢的階段 扣除廚房的部分 外場還剩下20坪
然後為了要創造坪效 擺了40個位子  然後估算如果用餐時間滿場
全職加上兼職可能需要5678個員工
然後開始努力的徵人~~~~

終於 開店了
第一個月的蜜月期在混亂中度過
眾多的新手 不熟悉的動線 尚未穩定的產品製作
一個月過後 客人開始少了 位子開始空了 老闆的心也開始急了起來.............

簡單說 那個時候 沒有先考慮自己有多少人 而是先決定了空間有多大 才決定要找多少人

如果現在我開店
我會先想想自己有多少人
如果我有2個人 我可能一餐只能應付20個人
所以我只需要10~15個位置 然後我只需要找一個20坪的店面.........

講起來很簡單  但是我花了好多年才終於明白啊!

所以
雖然我還是忍不住會去想想100家店以後的事情
不過
我心裡很清楚 在100家店之前
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我真正應該思考的
是怎麼樣先把一家小小的店經營起來 那才是屬於我的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