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我曾經說過我打死不做平台的~~~~~
離開了前一家公司之後
跟前同事吃飯聊天
我曾經說過
我打死不做平台的~~~~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這些年來
從午餐王開始
我其實一直在做平台
平台的兩端 都是我們的客戶
也因此常常是兩邊都要討好 卻也兩邊都不討好
由於自己沒有產品 只是占在整個供應鏈的中間一環
有些時候就算想要好好的服務消費者
也不一定可得到供應廠商的支持
或是自己完整的想法 只能打折後才能夠在供應端實現
但是效果不彰時 供應端又覺得其實是你平台的問題
不過
說到底 並不是真的平台不可行
而是對於一個新的團隊 或是沒有甚麼資源背景的團隊來說
平台太沉重了!!
最近有人問我? 國際團隊進來台灣做的food panda有機會在台灣做起來嗎?
做午餐王後的這六年來
我看了兩岸三地這麼多想要做餐點飲料外送的線上訂餐網站
沒有一家做成功 food panda有機會嗎?
我覺得有!!
如果用上百個業務 在六個月內談下全台5000~10000家店
然後狂打鋪天蓋地的廣告(ex:591 101)
讓全台灣的人在一個月內都認識這個網站
同時上網也可以訂的到東西
用很龐大的資源
在很短的時間內 同時聚集出平台兩端所需要的商家數與消費者數
我認為是有機會成功的!!
但是以過去午餐王那樣的方式
一年半內用2~6個業務 簽下400家店
然後只能打下台北市12個行政區中的7個的方式
是來不及也不夠快的
兩年燒完幾百萬後 認識我們的人還是很少很少~~~~~
不過
我好想好想去證明我的那些想法啊!!
去證明那些想法可行!
所以
我終於看破了
如果我身為一個平台 是沒有辦法完整的實現自己的想法的
因此
唯一的方式
是自己成為產品提供商
從供應到線上提供服務都連成一氣
然後直接面對消費者
這樣
如果失敗了 也再沒有任何藉口了!!
也許未來有一天
我會再做平台 但是那應該是我利用了我的做法 真的成功了
而自然而然的把那樣的做法開放出來
讓其他供應廠商也可以加入
我不會也不需要也不應該因為某一個廠商的要求去扭曲應有的做法
那才是我最後真正想做的平台
一個水到渠成的平台
前兩周
我又跟前同事吃飯聊天
他問我
"你不是說打死不做平台的嗎?"
是啊!! 言猶在耳!!
真是學不乖!
明明知道這樣的路有多難走 還硬要去試試看?
我只能說
這也是人生的樂趣之一啊?
不是嗎?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